北京规定党务公开挂钩领导考核
即时公开干部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
在此次会议上,北京确定党务公开的“时间表”——今年年底,所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将实行党务公开。与此同时,《北京市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也已通过市委常委会审议,即将下发。
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:“党务公开不同于政务公开,有两个核心点,选人用人过程公开和重大公共政策公开。”
上述《意见》表明,包括干部选任在内,北京基层党务公开的内容,共涉及党组织决议、党风廉政建设等八项。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特点,分为长期公开、阶段公开、即时公开三个层级。为民办实事等重大公共政策即为阶段公开内容,应每季度公开一次;而干部考察预告、任前公示、发展党员公示等动态信息,则应即时公开。
“基层监督和党内民主将同步推进”
此外,《意见》从制度层面强化了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。今后,党务公开情况须挂钩领导干部的年度工作考核,决定政绩;联动廉政评价体系,以便源头防腐。凡不按规定公开或弄虚作假者,批评教育,限期整改;情节严重者,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。
刘淇在会上表示,基层监督和党内民主将同步推进,“进一步促进基层干部廉洁从政,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减少矛盾”。
“党务公开谨防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。”竹立家认为,在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,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,基层党务公开关乎执政党的公信力,“不是为公开而公开,公开的目的是监督,畅通普通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渠道”。